最近一直在校园内遇见一位已经uncle 或已经接近ah pek级的UTAR生。第一次遇见他是在Block G 图书馆,远远看到他,还以为他是lecturer,怎知朋友告诉我他所带的lanyard 是蓝色(学生)的,而不是红色(讲师)的,顿时令我傻眼了(注:并无带有歧视的含义)
从Grace 口中得知,他是一位Foundation January Intake 的学生。
他,真的让我感到很震撼(用词好像有点儿不恰当 =皿= )
隐约记得以前中学的国文补习老师说过,他说过老年了才来读书,是件很羞耻的事儿(羞耻这字眼好像harsh 了点儿,应该讲是不值得光荣的事),那是因为年轻时不努力,老年时才要来继续求学。他说这番话的意思其实是要我们现在就好好把握机会读书,不要到老年时才来后悔。(允许我为老师小小的辩解一下吧! =D)
不过我并不那么认同。众所得知以前的人,那就是40、50或甚至60年代的人,他们都没有读到tertiary study.. 有些甚至连小学都没毕业,这并不是他们怠惰,资质差而无法求学毕业,而是那是的家庭环境的不允许让他们早早就不得已继续求学。
目的是为了尽快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,养家。
所以待他们老年时,比较清闲+有经济能力时,便会开始回忆起可以上课求学的美好时光。
或许他们认为无法读到大学是他们多年来的遗憾,所以他们要完成这个梦!
我真的由衷地很佩服这个uncle,他很有勇气,一起和小过他几十年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求学。真的是印证了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这个从小就听过的道理。有时看到他一个人静静的坐在Cafeteria 吃东西,真的很想去和他认识认识,至少跟他友好的say hello ^^ 。
不过呢,我都是提不起这个勇气啦,还是静静吃我的饭就好,呵呵。
Uncle,祝你在UTAR 找回您以前读书时的乐趣!(虽然现在的大学生都很大压力=.=)
P/S:太久没有用华语了,感觉到我的华文退步了呢!哎.....
Flow Rate Calculator
1 year ago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